为什么鼻子总有霉味?真菌正在鼻窦里筑巢

来源: 2025-04-21 11:10:46 次阅读

你是否总在擤鼻涕时闻到若有若无的霉味,像腐败的水果,又像潮湿的地下室,甚至发现鼻涕中夹杂可疑血丝或碎屑...
这样的困扰可能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真菌在你的鼻窦内疯狂筑巢!
01
鼻窦,人体的“隐藏房间”
鼻窦是鼻腔周围骨骼中的空腔,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四组,像四间互相连通的“房间”。它们的存在不仅能减轻头部重量,还能调节吸入空气湿度与温度、辅助发声共鸣、参与免疫防御等。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每个“房间”都通过狭窄的通道与鼻腔相连,一旦通道被炎症、过敏或结构异常阻塞,原本通风的“房间”立刻就会变成密闭的“地下室”——空气不流通、分泌物堆积、湿度与温度恰好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温床,炎症刺激鼻窦,鼻窦炎由此产生。
02
为什么你的鼻窦会“发霉”?
同样是鼻窦炎,有的只是鼻塞打喷嚏,有的流出黄绿色脓涕,为什么你的会“发霉”?这就要说到鼻窦炎的不同类型了,目前慢性鼻窦炎中较常见的三大类是化脓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
 
 
 
更细致区分指路→→《脓液、过敏、霉菌...鼻窦炎症怎么还分类呢?》
所以当我们鼻子时常若隐若现闻到霉味,很可能就是真菌性鼻窦炎在作怪!
03
真菌性鼻窦炎,
一场无声的“侵蚀战”
如果说细菌感染像一场“急性火灾”,用药后容易扑灭,那么真菌炎症则更像一场“慢性霉变”。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发病常与鼻窦内环境的改变有关。鼻窦堵塞后,分泌物不断积聚,氧气逐渐耗尽,酸碱平衡被打破,恰恰为真菌创造了理想的生存环境。特别是长期使用激素、糖尿病患者等人群,鼻腔黏膜的防御屏障薄弱,更容易被真菌趁虚而入。
真菌在缺氧的鼻窦内分解蛋白质和坏死组织,产生硫化物、氨类物质,释放出特有的腐败气味。若长期忽视,真菌可能形成顽固的真菌球——如肉芽肿样、干酪样或坏死样物,呈暗褐或灰黑色团块状。这些真菌球不仅占据鼻内空间,还可能侵蚀骨质,引发颅内感染,或侵犯眼眶,增加失明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它们的隐匿性,
可能悄无声息地潜伏数月甚至数年,
直到CT扫描揭开真相...
04
CT扫描,鼻窦炎诊断帮手
诊断鼻窦炎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CT检查,主要是因为CT能提供比X光或鼻内镜更全面、更精确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性质及并发症。 
 
全面的解剖显示
CT能清晰显示所有鼻窦的结构细节,包括窦腔内的堵塞位置、炎症范围、是否有息肉或真菌团块等。相比之下,鼻内镜只能观察到鼻腔情况。
精准的手术指导
CT扫描可准确显示病变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如视神经、颅底等)的毗邻关系,如果患者需要手术,CT就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帮助医生规划路径,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特异性诊断价值
当医生根据症状怀疑是真菌性鼻窦炎时,CT能发现特征性表现,如真菌球、窦腔内钙化灶、不均匀密度影等特异性征象,这些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替代的。
仁树CBCT



仁树眼耳鼻喉引进专用于耳鼻喉科的三维影像设备CBCT,对鼻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扫描,帮助医生精准掌握病变位置、范围和程度,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最大限度保障。
1.放射剂量较低,一次放射的辐射量≈乘飞机一小时(*数据来源于卡瓦集团,内部编号:GG180044);
2.三维高清影像,采用3D截面精准成像技术,避免遗漏微小病灶,清晰分析病因;
3.检测速度快捷,当场检查免排队,一次扫描照射时间约20-25秒,15分钟即出结果;
4.操作灵活度高,可任意层厚、层距、切面多角度观察;
5.消除未知不安,开放式机架,减少儿童恐惧,也方便特殊患者。
 
鼻腔的霉味不是你的幻觉
而是真菌向身体发出的“占领宣言”
精准CT导航、强效抗真菌药物、微创手术刀锋
借助专业检查和规范治疗
夺回健康呼吸的自由权
让清新空气在鼻窦每个角落畅行无阻!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
官方微信
来院分布 TOP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