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異物進入孩子的耳鼻喉,家長可以怎麼做?

來源: 2024-09-14 16:31:57 次閱讀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裏,孩子們總對世界充滿好奇心,這一次次純真的好奇“探險”,有時卻會帶來一些“小意外”……
 
01
當異物被孩子塞進耳朵,就會造成外耳道異物。一些較小且無刺激的異物可能長期在外耳道裏沒什麼異常感覺,而一些較大的異物會引起耳悶、耳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
異物被塞得越深,症狀就越明顯,嚴重時會壓迫鼓膜,引起眩暈嘔吐,甚至鼓膜穿孔。
家長可以怎麼做?
首先確保孩子情緒穩定,避免因哭鬧或掙扎而加劇情況。
 
在良好的照明條件下,仔細檢查外耳道是否有異物存在。可以輕輕往後下方向牽拉耳廓,使外耳道變直,讓孩子耳朵朝下,輕輕搖晃頭部,嘗試讓異物自然掉出。
 
如果異物未能自行掉出,或孩子出現耳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診。
 
如不慎造成外耳道損傷或鼓膜穿孔,務必保持外耳道乾燥,避免水或其他液體進入,以防感染。對於較小的鼓膜穿孔,大多能在1~3個月內自行癒合。若穿孔較大且無法自愈,可考慮手術。
 
02
鼻腔,這個呼吸的門戶,也常成為孩子們探索的目標。小彈珠、積木塊、紙團……這些看似無害的小物件,一旦進入鼻腔,就可能引發鼻塞、鼻出血、流膿性鼻涕,甚至呼出氣體帶有臭味。更危險的是,若異物深入鼻腔後部,還可能墜入喉、氣管,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家長可以怎麼做?
處理鼻腔異物時,應根據異物的性質與位置採取恰當的方法。
對於較小、無尖銳邊緣的異物,如細碎食物殘渣,可以嘗試使用溫水輕柔沖洗鼻腔,或利用消毒後的鑷子及棉簽,輕輕清除異物。
 
對於光滑的珠子之類的異物,最好不要嘗試自行取出,以免異物滑入鼻腔更深處甚至誤吸入呼吸道,導致處置更加困難甚至引起生命危險。
 
對於較大、位置較深或具有鋒利邊緣的異物,如玻璃碎片,請勿自行處理,應立即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診,由專業醫生安全地取出異物。
 
對於無法明確鼻腔內是否存在異物的情況,仍然需要專業醫生借助鼻內鏡及CT等影像學檢查準確診斷,避免誤診或漏診。
 
03
喉部、氣管或支氣管內誤吸入異物,統稱為氣道異物,常見的有花生、瓜子、果凍、骨頭等,在進食或口含異物哭笑打鬧時最常發生,表現為突然嗆咳、無法發聲、呼吸困難、面色青紫、口唇發紺。嚴重時會迅速出現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怎麼預防?
如果給孩子餵食魚湯或豬骨湯,務必過濾湯中的異物,避免混入魚骨、豬骨等異物。
養成良好習慣,吃東西時應安靜坐著,避免跑跳,不要邊吃東西邊說笑或者哭鬧。
5歲以下孩子儘量避免直接進食花生、瓜子等堅果類食物,可加工成堅果糊後再進食,任何年齡都應避免進食果凍。

出現緊急情況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立即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可以使寶寶頭朝下,身體倚靠在家長膝上,一手支撐寶寶頭頸部。另一手快速在寶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如果上述不奏效,將孩子的身體翻轉,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壓胸5次,如此反復,幫助寶寶將異物排出。
對於1歲以上幼兒:家長從後面用手臂環抱孩子腰部,一只手握拳,用拇指關節突出點頂在孩子劍突和肚臍之間,另一只手握在握拳的手上,連續快速向上、向後推壓衝擊6~10次,如此重複直指異物吐出。
切記,無論急救是否成功,在施救的同時,都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面對孩子們的好奇與探索,家長既要給予充分的支持與鼓勵,也要時刻警惕潛在的危險。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小物件,減少意外發生。掌握正確急救,為孩子健康護航,防患於未然,守護每一份純真。

專家團隊

香港來院方式
WAY OF COMING TO HOSPITAL
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2003號 華嶸大廈5A層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搭乘廣深港高鐵,
14分鐘抵達福田站;
搭乘東鐵線至落馬洲,福田口岸通關後,
可達成深圳高鐵10號線至崗廈北站 — 6、7號口出站;
皇崗口岸為24小時通關口岸,可乘坐跨境巴士,
或粵港澳雙牌車通關。

週三-週五營業時間為 9:30-17:30

週末營業時間為 8:30-18:00

週一週二:休息

TOP回到頂部
香港來院方式
WAY OF COMING TO HOSPITAL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搭乘廣深港高鐵,
14分鐘抵達福田站;
搭乘東鐵線至落馬洲,福田口岸通關後,
可達成深圳高鐵10號線至崗廈北站 — 6、7號口出站;
皇崗口岸為24小時通關口岸,可乘坐跨境巴士,
或粵港澳雙牌車通關。
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2003號 華嶸大廈5A層

香港服務熱線 852-60924198

服務中心 400-685-8537

聯繫我們

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2003號華嶸大廈5A層

週三-週五營業時間為 9:30-17:30

週末營業時間為 8:30-18:00

週一週二:休息

TOP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