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聲因普遍而不足為奇,更是被視為無害的聲響。而正是這些看似平常的鼾聲,暗藏著“百病之源”的危機
呼嚕打著打著突然斷掉沒了聲音,好像被卡住了,幾秒後又開始響起來...
如果你的鼾聲是這樣的,那就要當心了,這是一種名為鼾症的疾病,醫學上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夜晚呼嚕又響又不規律,晨起口幹嗜睡,記憶力減退,引起的低氧血症,憋氣嚴重時危及生命,更與很多嚴重併發症息息相關!

01
心腦血管疾病 的“催化劑”
心腦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大敵!而鼾症,尤其是重度鼾症,正是這些疾病的潛在“催化劑”。
鼾症會導致患者出現供氧不足,刺激交感神經,增加靜脈回流,使小動脈產生收縮,肺循環機制壓力增大,嚴重時導致患者機體動脈壓力普遍升高,最終引發冠心病以及高血壓。

反之,心腦血管疾病會使血管壁變硬或長出斑塊,影響呼吸道的通暢,使鼾症問題愈發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重度鼾症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和急性心源性猝死的發生風險;
如果鼾症得不到及時治療,患者的5年病死率為11%~13%,其中57%是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02
肥胖與鼾症 ,一對“難兄難弟”
肥胖是鼾症的另一大危險因素。脂肪在頸部周圍的堆積會壓迫呼吸道,使其變窄,尤其在夜間休息時,呼吸道收縮更為明顯,從而導致阻塞引起打鼾。

而鼾症最直接的病理生理改變是間歇性缺氧,屬於氧化應激障礙,而氧化應激恰恰促使肥胖的發生發展和併發症的出現,且許多激素是在睡眠期間產生和分泌,長期睡眠問題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肥胖。
肥胖導致鼾症發病風險增加10倍以上;
肥胖人群中鼾症患病率可達40%~90%,且BMI越大,鼾症患病率越高。
03
糖尿病 ,鼾症的又一“幫兇”
大量的既往研究都在指向睡眠品質與糖尿病的關係——睡眠品質越差,糖尿病風險越高。而最常見的睡眠異常就是鼾症。
究其原因,鼾症所致的低氧血症則可引起糖皮質激素水準的增高,進而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反之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會對呼吸道的肌肉功能造成損害,使其更容易塌陷,從而加重打鼾。
打鼾患者其糖尿病發病率風險比正常人高出2~7倍。
04
憋氣窒息 ,“要命”的睡眠
鼾症患者氣道相對狹小,睡覺時往往需要張口呼吸以輔助睡眠。然而一旦嘴巴習慣性閉合,或在平躺時舌頭後墜,都可能導致氧氣供應不足,引發低氧血症,使身體處於憋氣狀態。如果憋氣持續時間過長,就有可能導致窒息,危及生命。

據《健康時報》一項報導顯示,全世界每年直接死於打鼾的患者人數超過十萬人。
05
安全隱患 ,危害不亞於酒後駕駛
不只是生理上的併發症威脅健康,鼾症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也可能直接奪走生命!
長期受到鼾聲的困擾,患者往往睡眠品質差,白天感到極度疲勞、嗜睡,注意力和反應力都會大幅下降。這種情況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駕車行為中尤為危險,任何一瞬間的分心或反應遲鈍都可能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不僅危及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還可能對其他人構成威脅。
已公佈的研究發現,未經治療的OSA患者發生機動車駕駛事故的危險性增加2~3倍;
有Meta分析數據顯示有效治療OSA可減少機動車交通事故發生率。
我們不能再將打鼾視為一種無害的現象了!
面對鼾症的危害,我們不能再聽之任之。如果長期有打鼾的症狀,並且聲音持續加大,那麼就應該及時到專業的耳鼻喉機構做詳細檢查。
通過醫生檢測與評估,及早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擺脫鼾症的困擾。
也可以通過日常輔助手段緩解打鼾:
1 增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 戒煙限酒,吸煙引起呼吸道症狀加重,飲酒加重打鼾、夜間呼吸紊亂及低氧血症。
3 對於肥胖者,積極減輕體重,控制BMI於正常水準。
4 選擇合適的枕頭,有利於保持呼吸順暢。
5 對於打鼾者來說,最好用側臥的睡眠姿勢,右側臥為最佳選擇。
鼾症,是一個提醒的“警鐘”。提醒我們鼾聲後隱藏的危機,遠離百病,就從重啟健康睡眠開始吧!